防止无人机“黑飞”“乱飞”,保障亚(残)运会低空安全!

2023年08月15日

8月8日,杭州市人民政府发布《通告》提到,为维护第19届亚运会和第4届亚残运会期间杭州地区的空域安全,杜绝各类违法违规飞行活动,市政府决定,在亚(残)运会筹备举办期间,对“低慢小”航空器及空飘物实施临时管控。

在管控时段和区域内,禁止单位、组织和个人利用上述“低慢小”航空器和空飘物进行各类飞行、施放活动。经依法批准执行重大活动的电视传播和航拍、警务、应急救援、气象探测等飞行任务的除外。

众所周知,在大型活动期间,对“低慢小”航空器及空飘物实施临时管控,防止“黑飞”“乱飞”等事件的发生,是惯例和通用做法。这既是为了守护活动的安宁,更是在护佑社会公共安全。

具体来看,随意进行无人机飞行,容易与鸟类、飞机等空中飞行物碰撞,扰乱航空秩序,而且大型活动人员密集,一旦无人机出现操作不娴熟或失误的情况发生事故,就会给群众和社会带来安全隐患。

近年来,全球的民用无人机产业高速发展,由于操作简便、快速灵活,广泛应用于农业、林业、电力、影视航拍等诸多领域。根据中国民用航空局2023年发布的《2022年民航行业发展统计公报》显示:截至2022年底,中国民用无人机注册数量达95.8万架。

然而,随着无人机数量的激增,相关的安全和隐私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。除了近几年频繁报道的无人机伤人事件和机场延误航班以外,无人机的“黑飞”也危害着军事管理区的信息安全。

今年8月某日傍晚时分,北部战区空军某旅战士小李从收发室取快递返回途中,突然发现营区上空出现一个正在盘旋的无人机,随后保卫科在附近山上发现了两名无人机“黑飞”人员。

如何通过技术手段及时发现、追踪和定位无人机,是实现无人机反制的关键所在。目前探测无人机的方法,从信号形式上主要分为:雷达探测、激光探测、光电探测、金属探测、无线电探测和声学探测。

其中,市场上的无人机探测设备多基于雷达、光电和无线电,少数使用声音。来自美国巴德学院的一份调查报告统计了 155 件来自世界各地各机构研制的具有探测无人机功能的反无人机系统,发现其中雷达、光电和无线电大约各占1/3,而使用了声学的只有 2 件。

2022年,我国反无人机行业安防领域的项目数量为625个,总金额为36.6亿元。随着“十四五”民用机场的大规模投资,以及各行业对反无需求的提升,未来我国反无市场将迎来广阔前景。

同时这也将反向带动国产反无设备的研发升级,让我们在高科技领域被打压的当下,依然有机会能够成功逆袭,争夺世界反无设备的引导地位,为实现科技强国贡献力量。

本文内容部分来源:潮新闻客户端、海外网、中国军网、中国市场调研网等。

 

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: 时变通讯

联系我们